前不久,国家发改委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7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,明确提出要完善家政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,加强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,建立家政服务企业、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。
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。与此同时,该领域也时常发生一些犯罪案件,如保姆虐待儿童、老人以及偷盗雇主财物等,暴露出家政行业缺乏统一准入标准、管理不规范、经营混乱无序等问题,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。因此,有必要在该行业引入信用评价等机制,切实保障雇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将不符合从业标准的人员清除出家政服务市场。
家政服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保姆要照料雇主的衣食住行,必须进入雇主的家庭,接触并了解雇主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。由此,保姆可能掌握雇主一家的生活嗜好、性格缺陷、财产情况、个人隐私等信息。事实上,在某些家庭,保姆对雇主的了解程度甚至比其亲属更深。这就意味着,一个合格的保姆并不是会做饭、拖地、带小孩就行了,还必须满足品行端正的条件。同时,中介机构必须确保雇主充分了解保姆的相关信息,否则雇主就可能“引狼入室”。
当前,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和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,我国家政服务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。然而,该行业在整体上呈现小而散、管理粗放的状况,不少家政服务企业仅起到中介作用,既缺乏对保姆个人信息的了解,也很少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后续监管。这样一来,从业人员便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。前段时间在杭州发生的保姆纵火案,犯罪嫌疑人就是因为逃避赌债而到外地从事保姆行业的,而雇主对此毫不知情。令人遗憾的是,当前,大部分家政企业缺少对保姆进行信用评价和日常监管的能力,也没有为雇主提供反馈信息的有效渠道。因为有这样的漏洞存在,有的保姆因虐待老人、儿童,或盗窃财物而被开除后,很可能隐瞒事实改换雇主,甚至通过其他中介公司继续就业,其中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。
要治理家政行业的乱象,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。其一,应当提高家政行业的准入门槛,让那些唯利是图、管理混乱、对雇主不负责任的企业退出市场。其二,要强化对保姆的个人信息审查。实施这样的审查不是仅仅看一下身份证和健康证就算了事,而应注重道德品行、犯罪前科、个人征信等方面的调查,将有赌博、酗酒、吸毒等恶习或其他行为污点的人拒之门外。现实中,一些服务行业已经引入了这样的审查机制。比如,出租车、网约车司机要是有相关前科或者重大交通违法行为,就不得从事该行业。同时,不妨借鉴电商行业对商品和快递员的评价模式,由相关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第三方平台,在不侵犯保姆个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,让雇主能够全面了解保姆的相关信息,并对其服务表现进行打分评价。如此,才能督促家政行业进一步优化组织管理,朝着专业化、职业化的方向发展,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安全、更优质的家政服务。